我想采购产品
我想发布信息
首页 > UDI > UDI码技术原理及实现方法?
udi
发布时间:2025-07-06
摘要: UDI码技术原理UDI(医疗器械唯一标识)是医疗器械的“数字身份证”,其技术原理基于**“固定标识+动态标识”结合**的编码体系,通过标准化规则实现医疗器械全生

UDI码技术原理

UDI(医疗器械唯一标识)是医疗器械的“数字身份证”,其技术原理基于**“固定标识+动态标识”结合**的编码体系,通过标准化规则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唯一性识别。核心原理包括以下三部分:

核心组成:DI(产品标识)+ PI(生产标识)

UDI由**产品标识(Device Identifier, DI)和生产标识(Production Identifier, PI)**两部分组成,二者结合实现“一物一码”的唯一识别:

DI(产品标识):固定不变的静态信息,用于识别医疗器械的注册人/备案人、型号规格、包装级别等核心属性。

编码标准:采用GS1全球贸易项目代码(GTIN)(国内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),结构为:包装标识符 + 厂商识别代码 + 商品项目代码 + 校验码(例如:0 6901234 567892 3,其中“0”代表最小销售单元,“6901234”是厂商识别代码,“567892”是商品项目代码,“3”是校验码)。

作用:作为医疗器械的“基础身份证”,关联产品注册信息、生产许可等静态数据,需上报至药监局UDI数据库备案。

PI(生产标识):动态变化的生产过程信息,用于识别医疗器械的批次、序列号、生产日期、失效日期等动态属性。

编码标准:采用GS1应用标识符(AI)(例如:(10)代表批次,(21)代表序列号,(17)代表失效日期)。

作用:实现“批次追溯”或“单品追溯”,例如:(01)06901234567892(DI)+(17)130131(失效日期)+(21)1302011475(序列号)即为标识到单品的UDI。

编码标准:全球通用的GS1体系

UDI的编码需遵循GS1标准(全球物品编码协会制定),该标准是FDA、欧盟EMA、中国药监局等全球监管机构认可的唯一编码体系。其优势包括:

全球通用性:符合所有实施UDI地区的要求(如美国、欧盟、中国),支持医疗器械跨境流通。

结构化编码:通过AI(应用标识符)实现数据元素的标准化(如(01)代表GTIN,(10)代表批次),确保数据可自动解析。

数据载体:多形式的自动识别技术

UDI的载体需满足机器可读(自动识别)和人工可读(辅助验证)要求,常见载体包括:

一维条码:适用于简单信息(如DI),成本低、易打印,但数据存储量小。

二维码:适用于复杂信息(如DI+PI),数据存储量大,支持快速扫描。

RFID(射频识别):适用于高值耗材(如心脏支架),无需可见光即可识别,支持批量读取。

无论选择哪种载体,UDI的编码结构与规则保持不变,仅数据存储形式不同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