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唯一标识与编码技术
编码规则
UDI由**静态标识(DI)和动态标识(PI)**组成:
DI(产品标识符):固定且唯一,用于标识医疗器械的型号、版本等基础信息,由发码机构(如GS1)分配。
PI(生产标识符):动态可变,包含批次、序列号、生产日期等生产信息,用于追踪具体产品。
编码遵循国际标准(如GS1、ISO),确保全球通用性和唯一性。
赋码技术
采用一维码、二维码、RFID等载体,将UDI码印制在医疗器械或其包装上。其中,二维码支持更高信息密度,RFID适用于非接触式批量读取。
二、数据采集与存储架构
全链路数据采集
生产端:记录原材料来源、生产批次、质检结果等,通过扫描设备或产线传感器实时上传数据。
流通端:物流节点扫码记录运输路径、库存状态,实现供应链透明化。
使用端:医疗机构扫码记录消耗数据,患者可通过国家药监局数据库验证真伪。
数据库架构
中央数据库:存储UDI关联的全生命周期数据,包括生产、流通、使用等动态信息,支持云端或私有化部署。
区块链技术:部分系统采用去中心化存储,防止数据篡改,增强可信度。